克里斯多福罗·兰迪诺与亚亚历山大德罗·维尔卢泰洛(英语:Alessandro Vellutello)所注解的《地狱(英语:Inferno (Dante))》、《炼狱(英语:Purgatorio (Dante))》与《天堂(英语:Paradiso (Dante))》(1564年)
《神曲》描述但丁在地狱(英语:Inferno (Dante))、炼狱(英语:Purgatorio (Dante))及天堂(英语:Paradiso (Dante))游历的经过,一开始是由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引导,后来是由他的心上人贝缇丽彩·坡提纳里引导(贝缇丽彩·坡提纳里也是但丁的诗集《新生》的主题。)。天堂的描述对现代人而言相当的生动,而其他部分表露神学上的细微之处,需要读者有相当的耐心及知识才能理解。其中炼狱篇是三篇中最抒情的,其中也穿插著大量的诗,天堂篇的神学性最强,也有最美丽及最欣喜若狂的内容,其中有些是但丁承认他无法表达(例如,当但丁看到神的脸时“当时的情景是他无法叙说的。”天堂篇 XXXIII, 142)。
但丁是有深厚基督教信仰的诗人,在罪与恶之间,他倾向于“恶”更甚于“罪”,认为“罪”是被动且间接的,但“恶”却是意志的选择,是主动与直接的。“所以人必须直接为自己的“恶”负责。《神曲》中“地狱、净界、天堂”,是但丁在描述基督徒得救赎,前往天堂的过程,包含着但丁对当时世代的担忧、追寻爱与自由意志,渴望超越人性与对未来生命的盼望。但丁以为世俗之爱需要适度,为此必须将之升华为对上帝的爱,在《神曲》中更是借由他的初恋情人来引导他游历天堂,使人感受到世俗情感的真实。而但丁也借由她意识到自己的罪行而悔改,进入了天堂。在但丁的认知中,上帝是人类的拯救者,是宇宙中至高的存在。[6]
由于严肃的目的,文学地位及其范围,《神曲》成为意大利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。但丁比其他早期的意大利作家更了解意大利方言,也知道需要有创造一个统一的文字及语言,超过当时拉丁文的的限制。在这个层面上,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,在平民文学上可以和早期的古典作家相比。但丁对古罗马的了解,以及他对古罗马一些异教层面的钦佩,也影响了十五世纪。讽刺的是,在他死后的几世纪后,《神曲》不再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,太中古时期、太粗糙及悲惨,也不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家期待看到的文学。
但丁将他写作《神曲》用的语言称为“意大利文”,主要是以托斯卡尼的地区性方言为主,但也加上拉丁文和其他地区性的方言。他特意希望包括一般人、神职人员或是其他诗人都可以读他的史诗。为了创造史诗的结构及复杂的目的,但丁创作了意大利文。在法国,意大利文有时会戏称为“但丁的语言”。但丁用平民语言出版《神曲》,和杰弗里·乔叟及乔万尼·薄伽丘一起成为早期不使用拉丁文出版的先驱之一。这项突破使得更多文学作品可以针对许多的读者出版。不过和乔万尼·薄伽丘、约翰·密尔顿或阿里奥斯托不同,但丁在浪漫时期前不是全欧洲著名的作者。在浪漫时期时,但丁和莎士比亚一样,是标准的“原创天才”,设定自己的规则,创造有地位和深度的角色,超过以往的作家,也不是其他作家可以模仿的。在十九世纪时但丁的名声越加稳固,在1865年时.他已成为西方世界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。
但丁其他的作品包括《飨宴》(Convivio)[7],是他最长的诗及寓意评论的选集,政论文《帝制论》(Monarchia)[8]是以拉丁文写作的政治哲学集,在但丁死后被教廷大使Bertrando del Poggetto谴责及销毁[9][10],拉丁文论文《俗语论》(De Vulgari Eloquentia)[11]是平民文学的研究,《新生》(La Vita Nuova)[12]则是诉说他对贝缇丽彩·坡提纳里爱的故事,她也是神曲中最后的拯救。《新生》中包括许多但丁用托斯卡纳语写的情诗,这是当时的第一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