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盈为何20岁就去世了?吕后对他太残忍,他能撑八年已经是奇迹了

刘盈为何20岁就去世了?吕后对他太残忍,他能撑八年已经是奇迹了

刘邦虽然得到了更大的权力,但他并没有因此改变对家庭的冷漠。当他发起反叛项羽的战争时,刘邦在蜀地取得了一些战果,趁项羽攻齐之际,他迅速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彭城。但项羽很快带领大军反攻,最终击败了刘邦的六十万大军,刘邦仓皇逃亡。临走前,他急匆匆派人去接家人,却由于时机过晚,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后等人竟被项羽俘虏。

在逃亡途中,刘邦遇到了他那对幸存的儿女——刘盈和鲁元公主。当时,刘邦正坐在夏侯婴的马车上,见到儿女时,心生一计。由于担心车上太多人,自己逃不脱,他竟狠心将两个孩子踹下了马车,心里想着,自己的逃生更重要。刘盈虽然刚刚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,却被亲生父亲抛弃,痛苦至极。幸好,夏侯婴见状及时扶起了兄妹俩,重新将他们放上车,才避免了他们彻底的离散。可是刘邦看到后,再次心生不快,再次将他们赶下车,直至几番反复,夏侯婴险些被刘邦杀死。幸好,项羽的追兵撤退,刘邦终于将他们带回了家。

或许是因为深知自己的行为不当,刘邦心生悔意,接回了刘盈,并迅速立他为太子。两年后,刘邦与项羽的鸿沟议和达成协议,吕后和刘太公等被项羽囚禁的人终于得以释放。当吕后重回刘邦身旁时,脸上已满是沧桑,她看到刘邦身边站着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,内心的愤怒和失落无以言表。她深知,自己再也无法重回曾经的宠爱,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也受到了威胁。

然而,刘邦没有忘记与吕后的夫妻感情,不久后,他立吕后为王后,而刘盈也因此继位成为皇太子。此时,戚夫人却并不甘心,她开始借着自己在刘邦心中的地位,暗中策划改立刘如意为太子。刘邦随着时间的推移,渐渐对刘如意产生了更多的偏爱,他觉得儿子刘盈性格软弱,过于仁慈,不像自己,而刘如意则性格刚毅,更像个继位之才。

因此,刘邦开始策划换太子的事宜。虽然群臣反对,但刘邦并未放弃。与此同时,吕后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力地位,开始积极参与朝政,并与许多朝臣拉拢关系,稳固了自己的权力基础。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手段,吕后成功挫败了刘邦改立太子的计划。而刘盈自从被立为太子之后,便日夜担忧自己随时可能被抛弃,生活在巨大的压力和恐惧之中,直到刘邦去世。

刘盈继位时只有十五岁,年幼的他根本无法独立掌控政权,而吕后便开始了她的全权掌控。她一上台便开始进行报复行动,将曾经得罪过她的人一一清除。戚夫人,因与吕后关系恶劣,被投入囚禁,且被迫从事苦役,最终遭遇了惨无人道的折磨。吕后不仅对戚夫人进行了精神上的折磨,还下令将戚夫人做成了“人彘”,即剁去四肢、挖眼、割舌和耳,再将她丢弃在茅厕中,戚夫人在极度的痛苦中挣扎,直到死去。

刘盈在发现戚夫人惨遭折磨的消息时,内心极为痛苦,无法承受母亲的残忍行为,他悲痛欲绝,以至于卧床不起,近一年未能从床上起身。这场事件对刘盈的打击极其深重,他开始沉迷于酒色之中,放任自己堕落。

几个月后,吕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,将刘盈的哥哥齐王刘肥召入宫中并设宴款待。她暗中在酒中下毒,准备借此机会除掉刘肥。刘盈感受到事有蹊跷,果断将酒杯从刘肥手中抢走,结果毒酒洒了出去,刘肥因而逃过一劫。而刘盈则因吕后的屡次暗算感到心力交瘁,心情愈加郁闷。

接着,吕后为刘盈选了一个皇后——自己的亲外孙女张嫣,年仅十岁。刘盈虽然反感这段婚姻,但最终还是被迫接受了这一安排,尽管他与张嫣并未同房,生活在权力斗争的阴影中。刘盈的心情越来越低落,陷入了自我放纵的状态。

尽管刘盈在即位初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改善百姓的生活,如减轻徭役、推行较低的税制,并试图解决人口问题,然而他始终未能有效管理国家政务。吕后不仅操控着刘盈的政治决定,还通过一系列残酷的行为,使他彻底失去了自我。

刘盈晚年的一大困扰是吕后与审食其的亲密关系。审食其曾是刘邦的旧部,他与吕后的关系极为密切,甚至传出两人之间有不正当的关系。当这件事传到刘盈耳中时,他内心极度矛盾,他不敢相信这一切,但又深知事有蹊跷。最终,刘盈因无法承受母亲的权力斗争以及与审食其的关系,逐渐失去了治国的能力,开始放纵自己饮酒作乐。

刘盈的身体因长期纵欲而愈发衰弱,最终在二十二岁时去世,寿命之短令众人唏嘘不已。他的早逝,直接与吕后过度的干预与压迫有关。刘盈的悲惨人生,正是因为那位权力欲极强、冷酷无情的母亲,导致他无法从一开始就掌控自己的命运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刘盈去世后,吕后冷漠地守着儿子的尸体,没有丝毫表现出悲伤,而是迅速将刘盈的儿子刘恭立为帝,继续把持政权。她的冷酷无情与权力欲望最终让整个汉朝的政局变得更加复杂,刘盈的死,也成为他一生最大的悲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